内容简介:
明万历十五年,即公元1587年,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。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,抽丝剥茧,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,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。作者以其“大历史”观而闻名于世,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,“叙事不妨细致,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”。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,好评如潮,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。本书自出版后即成为一本长销不衰的经典历史著作。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,好评如潮,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。英文版又在美国若干大学作为教科书。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,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乃至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兴衰,见解非常独特而深刻,不拘泥于现实的或以前的评论。叙事生动简洁,幽默调侃中蕴涵丰富哲理,使历史鲜活的呈现于眼前,给人以深入思考的空间。立储问题是如何的艰难和影响深远;岛国日本何以侵犯当时更发达的中国;当日西欧已在发展火炮而中国仍修长城;海瑞一身清廉何以屡受众人排挤;财政税收制度如何才合理。这些不仅是作者思考的问题,也给所有的读者以广阔的思考空间,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。本书具有收藏价值,为当代知识分子不可错过之巨作。
发表评论